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筆趣繁體小説閲讀 | 免費繁體TXT小説線上看 > 曆史 >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 > 第三百七十八章 兒子之將便是父親之將

馬玄心中頗為感動,他在筏上向著劉琦長作一揖,歎道:“府君行事如此縝密,這般重視在下,令馬玄感激涕零,心甚愧之……遙想當初,我相助蔡中郎將與府君對立,今實慚愧。”

劉琦微笑道:“往昔之事,又何必多言?況且如今的劉某與伯珪,不也甚是交好麼。”

馬玄深深的望了劉琦一眼,心中泛起波瀾。

其實,今日之事,他絕非臨時起意,而是早就有所深思考慮了。

宜城馬氏雖是本土大族,但跟蔡,蒯兩族相比,還是差了十萬八千裡,當初馬玄初入仕途,雖為蔡瑁附庸,但卻未必就心甘情願的想以蔡瑁為尊……隻是當時的蔡瑁代表的是南郡諸族的利益,馬玄為了家族不得不如此。

但隨著與蔡瑁的相處時間越長,馬玄越來越覺得蔡瑁並不是個能成大事的人,他也不是可以將宜城馬氏帶入正道的人。

反倒是與劉琦相處的這段時間,馬玄覺得自己的眼界似乎被打開了許多,而且他的心胸似乎也越來越開闊了。

劉琦的格局與蔡瑁完全不同,蔡瑁的格局僅僅隻限於如何發展蔡氏家族在荊州的利益……但劉琦著眼的東西,很顯然是要高很多,也遠很多。

馬玄是個年輕上進的能人,英雄惜英雄,隨著接觸的時間越長,他被劉琦的眼界所感染,自然是越發尊重且在感情上傾向劉琦。

而劉琦,對他也很是敬重尊重,什麼事都會征求他的意見,這讓馬玄更加感動。

各種因素的多重效果,促成了馬玄今日下定決心,對劉琦表以表忠心。

而表忠心的進獻之禮,自然是要為劉琦獻上一條有助於他日後發展的良策……

“府君,適才府君與我談到可請劉荊州拜文仲業為漢中郡守,而府君又覺得文仲業若是離開襄陽,恐劉荊州手下無可帶兵之人,是麼?”

劉琦點了點頭,道:“不錯,如今荊州的主要兵力,大致可以分為幾部,其中以我在南陽郡的兵力最多……但最為中堅的力量,在我看來還是襄陽的中軍,畢竟那裡才是嚴君的本陣,而襄陽的中軍,亦是大致可分為三部,一部為德珪執掌,一部為蒯子柔,蒯異度兄弟執掌,一部為嚴君所執掌的親軍,其中直接受命於嚴君的領兵者,乃黃漢升和文仲業……”

說到這,劉琦歎道:“如今漢升隨劉寵出征,若是仲業也來了漢中,我恐怕……”

這下話劉琦卻沒有說。

馬玄卻笑了:“府君是怕,若是黃忠和文聘皆不在襄陽,恐蔡德珪或是蒯氏兄弟蠶食了劉荊州在中軍的權柄,可對?”

劉琦沒有想到馬玄說的這般直接。

按道理,他似乎應該是站在蔡瑁那一邊的才對,畢竟他們都是南郡宗族中人。

馬玄笑了:“我之所以隨府君來這說話,便是想告訴府君,從今往後,玄隻認府君,不認旁人,我雖為宜城宗族,但卻願隨府君誌定天下,不在為區區一隅之地的蠅頭之利而擾,還請府君勿要疑玄。”

劉琦沒想到馬玄居然會說出這番有誌氣的話,略微愣神後,方歎道:“我豈會疑你,所謂英雄惜英雄,劉某信你,有話但講無妨。”

“多謝府君。”馬玄拱了拱手,繼續道:“其實以在下度之,府君這些年為了荊楚之地,南征北戰,所做之事甚多,且諸事皆行之甚妙,招招不失先機,讓人深感敬佩……但唯有一件事,府君卻是落了下乘。”

劉琦聞言一愣,道:“何事落了下乘,還請伯常指點。”

“府君這些年,先平荊南,又定了半個南郡,中原大戰時又東征豫州和揚州地界,如今更是轉戰漢中,東西南北皆有府君安插的暗棋……然府君卻獨獨忽視了襄陽,這是為何?若是在下所觀不錯,襄陽城中,幾乎沒有府君的任何勢力。”

劉琦聞言笑了,道:“也非我刻意忽視襄陽,隻是襄陽乃是嚴君首府,更是當初我父子初至荊州時的所立的治所,憑嚴君在襄陽足可鼎定乾坤,我卻不好過多插手。”

馬玄卻是搖了搖頭,道:“非也!府君此言隻怕是有些欺瞞於我,若是在下沒有猜錯,府君一開始在荊州,是礙於蔡、蒯之勢,本就不想在襄陽發展,故而隻是四處征戰,在外鼎定乾坤,與劉荊州一內一外,相得益彰,府君此刻便猶如那外藩鎮守,可謂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般,自成一方勢力,日後襄陽若有事,府君在外有兵有將,可旦夕回兵以定乾坤……在下所言可對?”

劉琦沒曾想到馬玄居然一句話就說中自己心中最為隱秘之事,不由皺起了眉頭。

真不愧是馬良和馬謖的大哥,真有兩下子。

馬玄拜道:“馬玄今日與府君推心置腹而言,絕無藏私,失禮之處還請府君勿怪。”

劉琦微笑道:“伯常乃是為了我好,我怎麼會怪你……說下去!”

馬玄認真的打量了一下劉琦,見他眸中之情很是真摯,這才放下心來。

劉琦這般的態度,他才敢繼續直言。

“府君的想法雖好,但卻有一件事不曾看透。”

“什麼事?”

馬玄歎息道:“府君替劉荊州爭取到了荊南,又占據了半個南陽郡,但那些地方,眼下終歸不是荊州之首府……府君南征北戰,又用賨佈政策受降荊蠻兵將,用以為臂助,經過苦心調訓,總算是坐擁數萬之眾,雄視於天下……可府君想沒想過,襄陽作為荊州首府,不論是士人,望族,門閥之首,久後必然皆會齊至,遠非荊南或是南陽可比,整個荊州最為有錢有勢的家族日後亦是逐漸向南郡聚集……還有整個荊州十郡,每一年的口稅賦稅皆運往襄陽錢庫,還有糧、鐵各種資源,皆當以州內治所為主,此乃常理!”

劉琦聞言,不由皺起了眉頭。

馬玄道:“不出五年,以荊州目下的人丁,財力……襄陽的庫府之豐怕是會超出我等想象,那時候,憑襄陽之資想要旦夕組成十萬大軍,想來也是唾手可得!而蔡、蒯……哪怕是其他各郡的望族,日後都會往襄陽蜂蛹齊至,劉荊州雖是雄才,但畢竟年紀大了,鑽精於學宮,本人卻疏於軍事,萬一讓人看準時機,竊了權柄,日後府君悔之晚矣!”

劉琦是個明白人,馬玄的話他自然是懂的。

“聽伯常一言,劉琦茅塞頓開,是我先前的想法有誤,幸有伯常提點,才不至於犯下大錯……隻是如今之事,我當如何?”劉琦虛心的向馬玄請教。

馬玄認真道:“其實這事也好辦,劉荊州本人精通政務,行事老道,山陽劉氏的諸多宗族也把持著南郡部分大小政事,這一點府君無需擔心……唯獨軍事這裡於劉荊州而言並不擅長,全靠黃忠和文聘相助,然如今若是將文聘調走於漢中,對於府君而言,也正是一個機會。”

“什麼機會?”

“太史慈,魏延等人才,皆是府君近年來一手提拔鍛鍊出的心腹之人,文聘若是走了,則劉荊州麾下的良將捉襟見肘,日久必為蔡蒯乘機竊了兵權,不若乘此機會,府君向劉荊州舉薦自己的手下得力乾將,讓他們進入襄陽中軍,成咱荊州的大纛,如此日後對府君行事也是極為有利,府君以為如何?”

“隻是那些人都是我的人……讓他們進入中軍,嚴君會同意麼?”

馬玄搖頭道:“讓府君的人當外藩的郡守,劉荊州或許不滿意,覺得府君想跟他奪權爭地,别有私心……但若是讓他們去往劉荊州麾下,受劉荊州指揮,受命於君,劉荊州而言定會覺得府君乃是至孝之人,竟然肯願割捨心腹愛將助父……這兒子的將,便是父親之將,試問乃是何等博大的胸襟,劉荊州又焉能不喜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分享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