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筆趣繁體小説閲讀 | 免費繁體TXT小説線上看 > 玄幻 > 李婉兒朱英 > 第216章 解閣老

-

大明一直存在三種選官製度,第一種就是科舉製度,一場一場的考上來,最後殺進三甲,被授予各種官職,第二種是薦舉製度。

洪武三年,大明進行第一次開科,後發現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寫文章還可以,卻辦不了什麼實事,到了洪武六年,朝廷直接下令暫停科舉製度,實行薦舉製,主要由地方官推薦人才給朝廷任用的製度。

但不是有人舉薦就能當官的,還要進行考覈,其考覈的科目分為八個科目“聰明正直”、“賢良方正”、“孝悌力田”、“儒士”、“孝廉”、“秀才”、“人才”、“耆民”,滿足其中之一就可以授予官職,而且還沒有年齡限製。

劉三吾,韓宜可,王鈍,淩漢,方孝孺等人都是靠舉薦製度當的官。

朝中那些老臣,重臣,沒有幾個是正兒八經靠科舉考上來的,大部分都是被各地官員舉薦入仕的。

在這種製度下造成了很多庸才濫竽充數,朝廷發現弊端以後,改革了薦舉製度,重新分科,由“薦舉八科”改為“薦舉六科”。這六科分别為“經明行修”、“工習文詞”、“通曉書義”、“人品俊秀”、“練達治理”、“言有條理”。

其候選人被分為“上、中、下”三等,滿足六科者為上等(可以做官),三科以上者為中等(可以做官),三科以下者為下等(備選或不予選用)。

雖然“薦舉六科”比“薦舉八科”進步,提高了人才的質量,但是其亦有弊端,選才的標準,是根據地方官個人的喜好判斷。

因此,在洪武十五年恢複了停止長達十年的科舉製度,同時,並沒有廢除薦舉製,而是科舉,薦舉製度並存。

簡單的說,隻要朝中那些內閣重臣,左右禦史,六部尚書,侍郎,各地方大員等人想舉薦你當官,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楊士奇沒參加過科舉,他是被地方學府直接保送進翰林院,包括哪些公侯勳貴想提拔哪個士兵,那也是往五軍都督府送句話的事。

免費小說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第三種就是國子監的太學生,作為大明最高學府,國子監的太學生,畢業後可以直接參加會試考中貢士之後,再參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試,被授予官職。

當然,國子監也不是誰想進就能進去的,裡面的太學生主要分兩種,官生和民生,官生就是官宦,勳貴子弟,土司子弟,還有附屬國的學子,民生都是各地學府推薦上來的的優秀學子,名額稀少,一個縣才有一個,而且還要經過翰林院的考覈才能進國子監。

凡是在國子監讀書的太學生,吃穿用度都有朝廷負責,每個月還有米麪,肉食,寶鈔的補貼,按理說那些官員勳貴應該都把家裡的子弟送進去讀書,但現實情況恰恰相反,國子監還是民生居多。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1頁/共2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分享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