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排行 分類 完本 書單 專題 用戶中心 原創專區
筆趣繁體小説閲讀 | 免費繁體TXT小説線上看 > 玄幻 > 重生家奴,怎麼轉眼就成皇孫了 > 第27章 六部尚書的看法

-

六部尚書聽後心中一緊,看來聖上今天動真格的了。

“今天有什麼話,儘管說!”

朱元璋沉聲說道:“說累了自己倒茶解解渴,坐累了吃些脆梨解解乏!”

六人聽後坐在凳子上沉默不語,不敢動,不敢說,更不敢喝茶吃梨,良久後,淩漢率先開口,說道:“敢問聖上,這是何人所寫?”

“何人所寫不重要!”

朱元璋神情嚴肅的說道:“咱隻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六人再次沉默,其實心中都有千言萬語,隻是不確定這些改革措施到底是誰提出來的?

要是其他同僚所提,那他們就無所顧慮的有啥說啥了,要萬一是這位讓人實在摸不著頭緒的皇長孫所寫,那就屬於找不自在了,都是人精,誰都不願意當這個出頭鳥。

老爺子見六人都不願意說話,頓時怒了,指著淩漢說道:“吏部乃六部之首,你這個吏部尚書在等什麼?”

無奈之下,淩漢隻得緩緩說道:“聖上,殿下,臣直言,這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當差,還有這大明債確實都是治國的上上良策,能想出這些製度的人堪稱國之柱石之才……”

說完,話鋒一轉,繼續說道:“但這些良策好歸好,但卻有誇誇其談之嫌,有些像未經官場之人所言!”

淩漢的話讓整個大殿陷入安靜之中,朱雄英在一旁問道:“淩師,你且說說好在哪裡,不好又在哪裡?”

淩漢喝了口熱茶,毫不避諱的直言道:“回殿下,這士紳一體納糧當差壓根不切合大明目前的情況,天下士紳何其多,他們要不認,這製度就推行不下去,一旦士紳亂了,很容易引起動亂!”

淩漢的話一針見血,總的來說就是不能得罪天下的鄉紳。

“如果本王有辦法讓他們認呢?”朱雄英冷不防的問道。

淩漢無奈的說道:“那就是上上良策!”

朱雄英笑了笑,說道:“淩師,你繼續說下去!”

淩漢繼續說道:“攤丁入畝,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就是把丁役銀(人頭稅)合併到了田賦銀(土地稅)裡面了,兩稅變一稅,人多交稅,地少的人少交稅,沒有地的人不用交稅……”

“臣還是那句話,策是良策,但還是不切合現實,誇誇其談而已,這兩項改革真要實行,幾乎無用!”

朱雄英聽後冷笑兩聲,淩漢的話雖然難聽,但說的也是實話,隨後淡淡問道:“說說大明債吧!”

淩漢坐了下來,沒有繼續說話,禮部尚書任亨泰站起身說道:“殿下,這大明債與王安石變法之中的青苗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當年,王安石之所以失敗,那是因為青苗法有極大的缺陷!”

“按照這大明債所說,春耕之際,農戶要播種,若是沒有種子,可向官府借糧,並收取微薄的利息,待到秋收之後,農戶將借的糧食連同利息還給官府,看似百姓度過了難關,朝廷也獲得額外的收入,但這大明債卻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若遇到水災,旱災,蝗災,甚至兵禍,很有可能導致收成欠佳,顆粒無收,恐怕到時候不僅利息收不上來,借出去的糧食也打了水漂,到頭來虧損的還是朝廷,就算治罪也無濟於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1頁/共2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分享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 错误举报